close
 

所謂3D電視,就是可以顯示一種三維視覺技術的電視機,它採用的三維演示技術,如立體捕捉, 多視圖捕獲,或二維加深度 ,一個三維顯示 ,一個特殊的瀏覽器項目一電視節目成為一個現實的三維空間。基本上是利用了眼晴的視覺特性來產生立體感。因為左眼和右眼位置不同,所以各自觀察到的景象也有細微的差異,這種差異是產生立體感的根本原因。觀眾在家就可享受立體電視節目。第一部商用3D立體電視由TCL生產


最早的商用3D電影是1915年的"愛的力量",1935年第一部3D彩色電影上市,到了50年代,電視已在美國地區成為熱門商品時,許多3D電影的製作也紛紛上市。然到了最近,3D影像從電影院走進客廳,出現了3D 電視機,因而又再度炒熱了3D這個議題。


3D是指立體空間,又稱第三度空間,以一個圖形就能表達物體的寬、高、深(Depth)三度空間的形狀與尺寸就是3D圖形亦是立體圖形。3D圖畫的好處可以幫助眼睛在緊張後充分放鬆,經常鍛鍊可以增強眼肌,提高視力和靈活度,聯想力和潛意識的培養。


請試試以下三張簡單的3D圖,當發現影像浮現的同時,您會驚嘆3D世界的不可思議!(以下3D圖取自網路)


 (圖1): 恐龍

 (圖2): 愛心

 (圖3): 狗


顯示器方面,可分為戴眼鏡和不戴眼鏡觀(裸眼)看的兩種類型:



(二)、「裸眼可視立體顯示」(不用戴特殊眼鏡即可看到3D顯像),是基於光柵(一種由條形透鏡組成的薄片)主要起分光作用,通過光柵控制光路,達到只讓右眼或左眼看到的目的,基本原理都是雙眼視差的原理。目前為了獲得更好的立體效果,採用光柵的平板立體顯示器一般都採用多幅圖像構成,以求物體空間位置及深度的感覺更接近真實,同時在亮度等方面都有改善。包括Panasonic、NECSamsungLG Display、友達奇美電等大廠均推3D顯示技術,又以「裸眼3D」技術為主要重點,在一般TFT LCD面板上貼上一層Lenticular Lens,讓一顯示區塊分別對左右眼送出不同視角的兩個影像,再透過人腦處理後產生立體感,不過目前技術上仍有炫光、解析度差的問題需解決。


目前全球裸眼的3D顯示技術主要有二大基礎,一是柱狀透鏡式,二是屏柵式光罩,而積極開發3D電視的飛利浦及南韓廠商三星電子、LG Display、台廠華映友達等,均採取柱狀透鏡式技術,優點是亮度較高,缺點則是成本偏高;工研院研發出的3D專利技術微位相差膜,是以屏柵式光罩技術為基礎,成本較柱狀透鏡式更低,不過透光性則不及柱狀透鏡式,必需在一定的距離以及範圍內,眼睛才能看到3D立體影像,超過此一範圍,則感受不到。


 (一)屏柵式光罩技術(Barrier)



(二) 柱狀透視鏡式(Lenticular Lens)



裸眼雖然突破戴眼鏡的限制,但在產業鏈上仍然存在很多難題,尤其是作為電視接收終端,因為要涉及到電視信號傳輸,這並不是簡單過程。從電視台傳輸信號到解碼然后終端接收,至少也有五六個環節。要實現3D的影像要從拍攝畫面的錄影機就要支援3D,有了3D的內容之後,還要用3D電視、3D播放機、藍光才能看。光是3D電影在2009年就有15部,未來的3D內容也會加倍的成長,而「藍光光碟聯盟」也宣布,可播放3D影像的藍光光碟機將於2009年年底問世,3D藍光的數量也會隨著3D電影跟著增加,不會有買了3D電視但沒有影片可以播的窘境。另外,3ality Digital 和其它公司,正準備在2010年年中將3D體育節目帶進一般家庭的客廳裡。





歐盟已投入700億用於3D立體顯示研究,日本成立「3D聯盟」,以電視廠商為主,聯合70多家公司共同研發3D顯示,韓國則提出了「2010年3D視覺」政策,計劃到2010年實現大多數顯示產品和記錄設備與3D立體格式轉換。夏普日立NECLG三星飛利浦等廠商都在研究3D立體顯示。




眼鏡和不戴眼鏡觀(裸眼)看的兩種類型的差別在於:裸眼的設備是將偏光鏡做在螢幕,所以畫質較差,而戴偏光眼鏡3DTV畫質相對較好;就立體度感覺而言,裸眼的立體景深很短,只有在螢幕前約10公分左右及螢幕裡面的感覺,完全沒有臨場感,無法同步影像就會模糊不清,且看久了會不舒服,而偏光眼鏡3DTV具有優越臨場感,可將景深立到觀眾的眼前。初步階段各廠商皆先以戴眼鏡的機種為主。





(一)、戴眼鏡3DTV可分為被動式偏光眼鏡、主動式快門眼鏡兩種,以下分別介紹:

(1)被動式偏光眼鏡(Passive glsses):是利用光的偏振性來過濾投影機投射的光線,再搭配相同方向的偏光鏡來使左右眼只能看到各自的畫面。在顯示設備方面,被動式立體要處理的是投射的光線,所以需要利用兩台投影機打在同一個位置,成本和彈性比只需要一台顯示器投影機的主動式立體要來的多一些。

(2)主動式快門眼鏡(Active glasses):是利用高速顯示器以平常兩倍的更新率來交替顯示左右眼的畫面,再搭配「快門眼鏡(shutter glasses)」與顯示的左右眼畫面同步,讓左右眼只能看到各自的畫面。快門眼鏡需要配合連接線或是發射器來同步畫面的更新速度,而且也需要電池來供應電力,在使用者端的限制比起兩片偏光鏡的被動式立體要來的大。


預計未來幾年,3D顯示技術仍須以配戴專用的立體眼鏡主,而被動式偏光眼鏡優點為成本低、可用倍頻率較低的面版,缺點為解析度減半;主動式快門眼鏡的優點為解析度高、但缺點為價格高、需搭配高頻面版、需要電池驅動與電視同步,不過應該是今年可期的題材。



DisplayBank預估,3D顯示器到2015年滲透率將逼近1成,商機上看158億美元,而消費性電子大廠日商Sony也於2010年推出3D電視,預計2013年3D相關硬體所貢獻營收將突破一兆日圓;在整體液晶電視市場,Sony計劃2013年要達全球市佔率2成,Sony初期也計畫藉由推出3D遊戲來促進3D電視的普及。


韓國方面,韓國數位衛星廣電公司Sky Life宣布將自2010年1月1日開始提供播放3D立體電視節目頻道,並與韓國電視大廠樂金(LG)簽署3D立體電視合作,LG預計2010年推出40萬台3D電視,到了2011年估將銷售340萬台3D電視。台灣方面,據工研院表示,3D顯示技術是在面板製造過程或是系統組裝過程中,增加一道製程,即可做出3D顯示器3D製程設備投資金額不算大,以國內面板產業蓬勃發展,對於發展3D顯示技術有很大的利基。
來源http://www.funddj.com/KMDJ/Wiki/WikiViewer.aspx?keyid=705f4052-ac93-49e8-8aab-a0d25915136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笙音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