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新聞來源 : 電子時報  /  報導日期 : 2011/11/11 】

Panasonic近來關閉2座電漿面板廠房,裁員、下修財測等負面消息頻傳,且電視部門已經連續3年赤字,累積虧損額高達2,000億日圓(約新台幣777億元)。曾是電漿電視的領先企業走到這一步,業界全體不勝唏噓,甚至有市場傳言認為電漿電視的壽命已進入倒數計時,隨時有被淘汰的可能。

Panasonic自2005年起至今,在電漿電視領域共投入4,400億元的巨額資金,位於大阪的3座面板工廠被譽為電漿電視的聖地。就在2011年10月,擁有最尖端設備的其中2座工廠宣布停工,日本最後的電漿面板據點瀕臨危險的死亡深淵。

根據日本《鑽石週刊》報導,某份Panasonic的內部資料記載著電漿面板在電視產品以外的其他發展可能性,例如針對學校所研發的觸控式電子黑板、商用視訊會議系統,以及家庭劇院使用的超大型產品,證明Panasonic窮盡一切手段試圖提高電漿面板的收益性,希望至少能保住生產設備與技術。

該公司某位不具名員工就曾透露,電漿業務可以接受零利潤,但要是電視部門虧損至2012年夏天以前還無法止血,產線將接二連三關閉,最後會連1座電漿面板工廠都不剩。

確實,成本問題是Panasonic最大的痛,該公司曾經做過分析調查,發現勁敵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 採購的玻璃基板與其他材料竟然比Panasonic便宜20%。另一方面,因Panasonic的面板產量逐年遞減,零組件廠商甚至施加壓力,要求提高採購價格,加大Panasonic與三星之間的成本差距。

成本重擔在2011年下半年終於爆發,據悉Panasonic自8月開始對電漿電視技術人員進行面談,決定每位員工的去留,消息人士透露,接受面談的員工當中有一半都得走路。隨著3座工廠縮水成1座,電漿面板的年產能從1,320萬片大跳水至720萬片,難怪議價優勢大不如前。

Panasonic踏入電漿領域之初打出各項附加價值,諸如畫質鮮明、適合播放3D片源、長於捕捉動態影像等等,旨在激發出新的市場需求,然而產品魅力仍無法與其他低價商品匹敵,加上日圓匯率高得嚇人、面板價格一再下探,Panasonic幾乎沒有任何武器可以抵擋韓廠、台廠的低價攻勢。

說來諷刺,該公司從2005年開始光是電漿面板就投資了3座廠房,2007年尼崎第2工廠動土時Panasonic還自信滿滿地宣稱,要以壓倒性的生產規模與成本優勢,帶領全球大尺寸電視市場,但2011年4月法說會上,社長大坪文雄卻坦承龐大的固定成本是脫垮財報表現的主因,說法出現180度大轉變。

日本業者為電漿技術先驅,10幾年前率先實現商業化,但是在這一輪產業洗牌中,電漿電視似乎將首先被淘汰大浪捲走。

除了電視,Panasonic還剩下什麼?原本該公司預計以三洋(Sanyo)研發的超高效率太陽能電池「HIT」做為下1個戰略產品,計劃2012年讓生產電漿面板的尼崎第1工廠轉型為太陽能電池產線,但因費用過於高昂,公司高層研判其國際市場競爭力過低,10月決定緊急撤回此項計畫。

過去在足夠的市場需求支撐下,產品利潤與技術水平、投資規模成正比,但時代在改變,業者的努力不一定能開花結果,反而是陷入無止盡的體力消耗戰。

轉載 http://m.delta.com.tw/news_detail.asp?eid=73227&year=2011&month=11&day=1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笙音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